你要如何相信這個世界不會再傷害你?或者,其實,老天就是要你永遠記得這個傷,留下堅實的疤,不要再受傷……生命彼此要如何,才能得到對方信任?
貓性多疑,我收養小流浪貓卓別林之後,最初一個多月,很難見到她的蹤影,只能由到處屎溺,知道貓還在我家。我每天依據她放屎的地方,推測她的生活動線,民之所欲,吾應從之,所以,貓砂盆跟著她的屎溺走,奈何民意如流水,她屢屢更換放屎地方,令人意想不到,譬如,在書架上、洗碗槽裡,我常有遭雷劈之感。
漸漸地,她出現在我眼前的次數多了,而且開始會像箭一樣自門縫咻進我房間,我的喜悅像是第一次看到孩子走路,但不敢鼓掌,連呼吸都不敢大聲,唯恐又把她嚇跑。後來,她看我應非匪類,終於敢跳上我的床了,但一定在我碰不到她的地方,以免逃生不及。慢慢地,她更相信我了,開始睡在我枕頭旁,那是最不受驚擾的地方,不會被我不小心一腿掃到地下。有一天,我半夜醒來,發現她不是睡在我枕頭旁,而是睡在我的枕頭上,小臉貼著我的臉,睡得人事不知,那天雖冷,我的心暖極了。
她越來越信任我,譬如,此刻,我窩在床上寫稿,她蜷在我腿旁,睡得像一團爛泥,我搔一搔她下巴,手指滑過她氣管,她把脖子伸得長長的,讓我滑過她每一節最脆弱的地方,連眼睛都不睜一下,如此信任。這種信任讓人心融化,此生絕不能辜負。
但是,她真的信任我嗎?每次她在外喵喵叫門、抓門,我開門揖請她進來時,為什麼她都要遲疑兩秒,然後咻的自邊邊一閃而入,充滿警戒?她怕我會碰的讓她吃閉門羹,或一腳把她踢出門嗎?
為什麼她不敢堂而皇之抬頭挺胸進來?她連在家亂拉屎時,我都沒打過她,她在怕什麼?她在混街頭時,曾經歷了什麼?最初撿到卓別林的是里長女兒,她開了一個咖啡館,卓別林趁客人開啟自動門進入時,一溜煙闖進去,未料裡面有一隻巨型愛爾蘭牧羊犬,腳掌比卓別林的小腦袋還大,一陣人獸亂鬧,卓別林進了籠子,來了我家。以她的戒心,無論如何應是不會隨便進什麼店家、人家的,她那天應是餓到極慘。
她剛來時,瘦到只在骨架上披著一層薄薄的皮,但一臉桀驁不馴,沒有半點可憐樣。醫生說她已三個月大了,在外流浪應至少兩個月。我猜測她的流浪主餐是蟑螂,因為從她到我家開始,我每天上午起床,都看到滿地殘肢,到處是蟑螂翅膀和細細、毛茸茸的腳,卻看不到蟑螂肥滋滋的身體,應都下了她的肚。依殘肢判斷,她每天至少吃了三到四隻蟑螂。
我常像置身殺戮戰場。有一次,我看到一隻死蟑螂,雖然照例已沒有身體,兩根長鬚還連著卑微的小頭,真是可以做恐怖片的電影海報。還有一次,我看到一隻蟑螂屍體匍匐在她碗裡,身體沒了,但咖啡色翅膀像蝴蝶一般展開在白色的骨瓷碗中,兩根長長的觸鬚依舊直挺挺的,寧死不屈。我簡直可以想像,暗夜,她把肥美油亮的蟑螂放進她的白碗裡,好好的擺盤,慢慢的享用,這跟我們撕咬一隻波士頓龍蝦,有何不同?只是少了一支浪漫的蠟燭。
朋友知道我家卓別林是抓蟑高手,都無佩服之意,反而疑心我家是蟑螂窩,我欲辯忘言。寒舍在一樓,五十年老公寓,排水溝如護城河環繞四周,蟑螂潛於其間,好不安樂,晝伏夜出,活動多在院子,人蟑無事,本可各自相安,但是,卓別林來了之後,經常巡視,發現我家院子,人間天堂,蟑螂之多,正如蘇軾〈赤壁賦〉形容的「取之無盡,用之不竭,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」,而那些笨蟑螂太平日子過久了,毫無自衛意識,還傻兮兮的耀武揚威,伸著長長的鬚,以為是劍,卓別林手到擒來。
我家有一貓抓盆,用瓦楞紙做的,給貓磨爪子。貓抓盆是圓的,呈階梯狀,下窄上寬,卓別林抓到蟑螂即丟入貓抓盆,坐看蟑螂如何奮力逃出,只要牠們脫離盆子,她立即巧伸長爪按住,幾秒後鬆手,讓蟑螂以為又可以逃了,但一二三才走兩三步,她又把牠們按住,如此幾回合,她再把蟑螂叼回貓抓盆,任牠們掙扎。那個貓抓盆很像羅馬競技場,只要進去的蟑螂,沒有活下來的,唯一差別只在是否得一全屍。
一隻流浪貓,即使已獲收養,一天吃四五餐,但仍每天抓蟑螂進補,身為主人,我有些許挫折。養了四隻貓的朋友告訴我,她有一隻流浪貓來了三個月後,才終於知道吃飯不必搶,碗裡會一直有糧,不虞匱乏。
一語驚醒夢中人。我生於憂患,雖然也曾經歷經濟起飛的榮景,並在「台灣錢淹腳目」時去東南亞旅行,看到團員一進餐廳便大手筆掏出一疊紅色十元鈔票,每個服務員賞一張,但是,我仍然不敢忘記以前三餐不繼的日子。所以,卓別林現在雖水糧充足,每天仍要追獵幾隻蟑螂,正是提醒自己勿忘來時路,何足怪哉。
卓別林初來乍到時,雖然瘦到令人不忍,但毛色油亮,我覺得她就是靠油亮亮的蟑螂滋養的。我在一次憂患症候群又竄上心頭時,告訴女兒,千萬記得蟑螂,「永遠不要忘記,蟑螂是好東西,充滿蛋白質」。天生蟑螂,萬古不滅,牠們是地球活化石,如此強悍,如此之多,應有其天理。周夢蝶有一段金句:「世無所謂或然、偶然與突然;一切已然,皆屬本然、必然與當然」,蟑螂的存在耐人尋味,我天生駑鈍,只能就我玩味出來的提醒女兒,「女兒,親愛的,你們要記得,天生蟑螂以養民」,必要時,把牠們當陸上活蝦吃。
我父母那輩,顛沛流離,有人一生都沒有安全感,節儉到近乎慳吝,老時更有囤積癖,他們鄰居有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太太,每天在路上撿寶特瓶,家裡堆積如山,而她坐擁幾棟房,房租夠她活得像貴婦,但她拾荒,兒女氣得不讓她上門,不讓她抱孫子。我一個朋友的爸爸,九十多歲過世時,有一整衣櫃的藥,分門別類,儼然藥房;他們當年逃難時,求一顆藥而不可得。
你要如何相信這個世界不會再傷害你?或者,其實,老天就是要你永遠記得這個傷,留下堅實的疤,不要再受傷。
卓別林終於不再吃蟑螂,不是因為吃飽了。那天晚上,她至少吐了十次,吐出來的都是消化了一半的蟑螂,我推測她應吃到被下了毒的蟑螂。她的確付出相當的代價,以後,她不吃了,仍照樣抓蟑螂,她是玩,對蟑螂來說,還是死。有一天,我早上起來,撿起掉在地上的睡袍,正想穿上,抖一抖,從睡袍抖下來三隻蟑螂,二死一重傷,那隻重傷的三腿已殘,奮力划著只能動的一隻腿拚命爬,弔詭的是,牠似乎得了「斯德哥爾摩症候群」,牠奮力爬去的地方正是卓別林蹲臥處。卓別林文風不動,守株待兔,直到蟑螂爬到眼前,卓別林輕柔的伸出美麗長爪,按住牠肥嫩的肚子,我走出房間,不忍再看了。
卓別林其實沒有吃牠,我回房時,看到那隻蟑螂連最後一條可以動的腿也掉下來了,但觸鬚向世界宣告牠仍是活的,我用衛生紙把牠抓起來丟進馬桶,牠仰著,漂著,我按了水箱把手,嘩啦啦,希望牠沒有痛覺,不會恐懼。
「月明星稀,烏鵲南飛」,這一切都跟卓別林無關,此刻她安心的睡在我旁邊,一隻腿搭在我腿上,一隻腳趾的尖爪勾著我的皮,這是她的習慣,她連從我身體走過時,都伸著所有爪子,勾著我的皮,一步一小心。這隻小流浪貓秣馬厲兵,閒來無事時經常啃指甲,拔下舊殼,露出新爪,閃亮尖銳,連睡覺時都不放鬆,這是貓之「枕戈待旦」。世界,仍讓她不敢信任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